close

圖/那些好與不好,都是生活中必須體驗的感受

文/三寶媽Claire

開學第二週,兒子到了22:30還在寫作業

他抱頭大叫說:「聯絡簿上哪有這項作業?」

我冷靜地指給他看:「有啊!在這裡!」

某天兒子回家,開心又得意的分享:「我作業全部寫完囉!」

我先是稱讚他會利用時間,很棒哦!再次與他確認,確定都寫完了嗎?

兒子毫不猶豫帶點自信地說:「對啊!」,然後他接著問:「那我現在可以玩電腦嗎?」

我沒有給他答案,而是請他先去做時間規劃,把該做的事寫下來,安排好之後再來與爸媽討論,只要雙方都可以接受,爸媽就會尊重他的安排。

 

18:00-18:40 玩電腦

18:40-19:20 晚餐

19:20-20:00 組樂高

20:00-20:30 訂正作業

20:30-21:30 整理書包、洗澡、刷牙、上床睡覺

 

以上規劃可以看出孩子的本性,把喜歡的娛樂擺第一、作業擺最後。不過,既然該做的事都有納入規劃,至於先後順序,我們就不會插手太多!一切進行的很順利,我們都覺得有做規劃,真的比較能充分利用時間。

直到21:30,我在簽聯絡簿時,才發現 咦???居然有一項作業沒寫!!!而且這項作業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來完成,那就是人稱大魔王的「生字甲」(登愣)

 

於是我呼喚兒子過來:「你看,你生字甲沒寫!」

兒子抱頭大叫說:「聯絡簿哪有這項作業啦?」

我冷靜地指給他看:「有啊!在這裡!」

他立刻仰頭吶喊:「啊~~~我寫不完啦!!」

 

要是以前的我,一定會碎唸他:

「誰叫你不仔細看聯絡簿!」

「現在叫也沒有用,趕快寫啦!」

「下次要仔細看,每次都拖那麼晚」

 

現在的我,可能接受過一些EQ教養的洗禮,面對這種情況,我居然還能異常冷靜地跟他說:「沒關係,你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寫,寫整齊寫漂亮就不用再花時間訂正」「媽媽先去處理妹妹,等一下再來看看你」

 

就這樣,時間已經來到22:30,最後完成時,兒子跟我說:「媽媽,我看明天還是你幫我做時間規劃吧!」

我問:「你是不是擔心明天也會寫到很晚?」

兒子點頭說:「嗯嗯…」

我說:「不行哦!時間是你自己的,你要自己規劃,媽媽只能幫你修正而已」「還是說,我們可以一起做調整?」

兒子回答:「嗯嗯!」

於是我建議他:「要不要試試看,先把該做的事情做完,再去做想做的事,這樣好嗎?」,兒子再次點點頭表示同意。

 

雖然寫作業寫到很晚,隔天可能會沒精神,但孩子需要學習自己承擔後果,當他們不喜歡這樣的結果,就需要自己想辦法去改變。

讓孩子在自己可掌握的空間犯錯,並非希望他們永遠不犯錯,而是讓他們學會,在犯錯時不找藉口。在可接受的範圍,親身體驗那些好與不好的感受,才會讓孩子留下深刻的記憶。

 

//更多三寶媽Claire的教養生活//

Facebook:<三寶媽Claire育兒札記

Instagram:<Claire's 暖心教養札記>

痞客邦:<三寶媽Claire  


MamiBuy 最多媽媽分享的親子平台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三寶媽Claire 的頭像
    三寶媽Claire

    三寶媽Claire

    三寶媽Clai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